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揭阳大棚骨架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揭阳大棚骨架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潮汕英歌舞是汉族舞蹈形式之一,流行于广东的汕头、揭阳、潮州、汕尾等地。
英歌舞分前后棚,前棚36人,每人手执长约1尺4寸,直径4厘米的彩色木棒,配合锣鼓点、海螺号和吆喝声,两棒相击翻转,边走边舞。后棚72人,扮成各式杂耍艺人,敲打锣鼓伴唱,有的还加上扮涂戏,或加进武术表演。其队列变化有长蛇挺进、双龙出海、四虎并驱、粉蝶***花、孔雀开屏等共18套式;棒法有左敲、右敲、上敲、下敲、胯下敲、背后敲等;脸谱有文面、武面之分;节奏有快板、中板、慢板之别。潮阳英歌舞熔戏剧、舞蹈、武术于一炉,表演独具魅力,它以刚劲、雄浑、粗犷、奔放的舞姿,构成了磅礴、威武、强壮、豪迈的气势,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。
英歌舞是潮汕地区的传统文化。用于祭祀,大型传统节日的表演。各处村镇都有自己的英歌队。参加英歌舞的人,基本是本村镇的群众,大多是青壮年男性。在工作之余集中训练排演。也有的村镇配有女子英歌队,少儿英歌队,也都是本村镇群众自发组成,工余排演。
潮汕英歌舞是汉族舞蹈形式之一 ,流行于广东的汕头、揭阳、潮州、汕尾等地 ;中国香港; 泰国;
英歌舞其主要表演形式为大型集体舞,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,上下左右互相对击,动作健壮有力,节奏强烈。舞后还有歌舞小戏,称“英歌后棚” 。
英歌舞属汉族广场情绪舞蹈,汕头市潮阳区、潮南区,揭阳市普宁市、惠来县, 汕尾市陆丰市 ,潮州市潮安区,是英歌舞最盛行的地区。根据民间艺人的口耳辈传和一些佐证资料的介绍,潮阳英歌源溯明代
揭阳有小戏之乡、龙舟之乡、华侨之乡之美称。
以下是具体原因。
一、华侨之乡
因为是潮汕文化的发源地,粤东古邑,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,全国著名侨乡,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320多万人,遍居世界各地。
二、龙舟之乡
揭阳赛龙舟活动,已有300多年的历史。揭阳素称水乡,溪涧交错环绕,榕江南北二河、练江、龙江水深流长,河面宽阔,波平浪静,是划龙舟的好地方。赛龙舟活动,历代不衰。
三、小戏之乡
纸影戏,俗称皮猴戏,是用皮革或纸板平面雕刻成各种人物形状,透过灯光在棚窗纸幕上投影演出的一种戏剧形式。至清末,改影现为形现,将原皮革或纸版平面雕形改为木偶立体造型,木偶背部和两手各穿一根铁线,以供操纵表演。纸影改为木偶,但潮人习惯仍称为纸影戏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揭阳大棚骨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揭阳大棚骨架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dbsfm.com/post/39035.html